“不知道贵方打算让我方以何种方式支付货款?是现金、黄金、文物古董,或是其它物资?”
牛奎紧盯着陈国泰,说起了下一个问题。
所谓‘在商商’。站在牛奎的角度,他自然是希望‘常宇’提出用现金之外的任何东西支付。
那样就意味着他低价买进的东西可以加价给对方,获得更多的利润。
“我方的确不会收取你们的现金,而是希望你们用其它东西支付。”陈国泰说道。
“哪种东西?”牛奎一喜,连忙问道。
“黄花梨木。只要黄花梨木。”陈国泰悠悠说道。
来此地之前陈国泰就已经考虑得非常周密,让花语黑市成为自己一两年之内大量聚敛黄花梨的代人。
其它黄金、文物等东西他不是不想收,而是最好不收。
一则是黄花梨以后本身就价比黄金,且现在价格低廉还无人问津。他只要做得足够隐秘,收购多少都不会引起后患。
二则是黄金、文物等东西现在肯定已经成为极少数具有前瞻眼光的人眼中的上好收藏品。
陈国泰相信花语黑市背后的那帮‘公子’就属于这极少数人。
要是在他们的地盘上与其‘抢食’,百分百拿不到好货不说,还很容易引来他们的敌视和觊觎。
如此一权衡,陈国泰当然知道该怎么选择。
“黄花梨木?你们要那东西??”
牛奎一愣,神情变得稍稍有点古怪。
他当然知道黄花梨木是什么东西以及它在药铺里的行情如何。
在他眼里,黄花梨木仅仅只是一种价值比较高一些的‘上好木材’。日常生活中使用黄花梨木家具可以比大多数人显得有逼格。
别的不说,单是眼下这间古色古香的屋子里,就存在着七八件黄花梨木家具。
他和陈国泰所坐的交椅,墙角的几张木椅,茶几,甚至就连茶具托盘都是黄花梨木所制成
但就是这种寻常玩意儿,疑似有‘军方背景’的常宇竟然郑重其事地要进行收购?
“没错,就是要那东西。而且只要那东西。”陈国泰肯定地点了点头。
“你们要那东西自然没问题,我方也不会问你们收那东西做什么。反正多少都能给你们弄到。关键是这个价格而且贵方到底需要多大的数量我方也需要提前知道。”
牛奎心里迅速盘算了一下,不动声色地对陈国泰说道。
“目前黄花梨木在药铺的收购价格是1毛7分钱一斤。在我们这里,不管原材还是制成品,统统出5毛钱一斤而且永不限量”陈国泰神情淡然地说道。
“什么?5毛钱一斤收购还永不限量?常宇兄弟,你确定你没有在与我说笑?”
牛奎大吃一惊,不等陈国泰说完就立即插嘴说道。
经常与数字、利润打交道的牛奎不需要进行计算就明白,散落在民间的黄花梨木只需要八九分钱一斤就差不多能够网罗到大半。
再运送到黑市这里转手交付出去,总成本撑死了也不会超过一毛钱。
如果眼前这个‘常宇’说的都是实话,那么这中间就存在着整整四倍的纯利润!
“不开玩笑。”陈国泰无比肯定地说道。
他当然知道自己开出的这个收购价很是偏高,但他并不在乎。
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
只有利润足够高,唯利是图的黑市才会玩命地帮他把散落在京城民间的几万吨黄花梨迅速收集回来。
至于说他们在收购过程中会不会因为心生疑惑而自己存留一些,陈国泰仍然不在乎。
黄花梨的行情直到八十年代中期才开始随着国内民间财富的迅猛增长而缓慢启动。距今还有整整六七年时间。
眼前这些黑市人员,甚至包括他们身后的‘公子’们,现在能凭着一点猜疑就长期储存几十上百吨黄花梨,陈国泰都可以心服口服地承认他们具有‘大神’级眼光。
“这,这,这可真是”
牛奎一下子激动得连连搓手。
照这样的方式进行交易,每天都需要支付给‘常宇’一方的两千多块钱货款,他只需要稍微费点心思弄来四五百块钱的黄花梨就可以抹平。
利润差不多平白增加了两千块。
一进一出就是每天三千块以上的利润!
这就基本算得上是大项目了。
他只需在其中随便动一下手脚,自己的收入就会迅猛暴涨!
“常宇兄弟,你方对交